東灘煤礦積極應對煤炭市場挑戰,嚴格落實降本增效"八項硬措施",深化"十個加強、十個增效"精益成本管控,以"五轉五增五提升"活動為抓手,通過"愛企三問"大討論凝聚發展共識,推動全員思想轉變、潛力挖潛、安全固本,以刀刃向內的改革精神實現降本增效,為礦井長遠發展筑牢根基。
“智慧燈”照亮思想轉型之路
“要以刀刃向內的勇氣破除傳統思維,以市場化理念重構經營機制,以過硬作風推動工作落實,堅決打贏破局之戰。”在東灘煤礦召開的“五轉五增五提升”務虛會上,該礦黨委書記邢天海向全體干部職工發出了號召。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東灘煤礦以“五轉五增五提升”活動為指引,緊密結合“愛企三問”大討論,迅速組建活動領導小組,并制定詳細的《“五轉五增五提升”活動實施方案》,明確17項重點任務。將“愛企三問”大討論作為關鍵載體,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黨支部“三會一課”以及班前班后會等多種形式,將壓力層層傳遞,凝聚起全員的思想共識。
為了讓職工更深入理解活動內涵,該礦組織“春曉”理論宣講小分隊深入基層區隊開展“度危求進 高質高效發展”微宣講。她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明當下形勢、講清工作任務、講透工作重點,引導廣大職工充分認識到精打細算對于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增強職工以企為家的“主人翁”意識,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為職工的自覺行為。同時,積極創新宣傳載體、豐富宣傳方式、拓展宣傳陣地,讓降本增效意識真正深入職工內心,轉化為實際行動。
“鐵算盤”打出效益增長組合拳
理念的轉變為行動指明了方向,一系列降本增效的舉措在東灘煤礦相繼落地。
在工程管理方面,推行“井下工程內部承包制”,將3309工作面安裝等5項工程交由內部專業化隊伍施工,激發團隊活力,提升管理效能。在物資設備管理上,實施“物資共享+設備租賃”模式,跨工區調配錨桿鉆機等設備23臺套,盤活閑置資產。在煤質與銷售環節,建立“煤質-銷售-客戶”聯動機制,依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產品結構。
高鹽水處理項目也實現了內部協同運營。通過優化藥劑配比和設備運行參數,噸水成本下降15%,節約運營費用108萬元。在人力資源配置上創新機制,將井下變電所值守、設備搬遷等12個崗位納入內部承包,以競拍方式降低人工成本260萬元。同時,建立“技能人才池”,向外輸出技術工人87人次,創造效益120萬元。
此外,強化廢舊物資全流程管控。深化“清倉利庫”,強化重點物料單耗及施工過程物料管控,持續優化各類消耗定額,加大材料稽查力度。在保證安全生產、環保等必要投入的前提下,實行工程項目“外委轉內包”管理,確保外委資金、修理費、技術服務費再降5%。積極采取罐籠集中提升、關閉閑置巷道長明燈、減少皮帶空載運行等措施,力爭電費降低2%。這一系列舉措,猶如精打細算的“鐵算盤”,每一次撥動都為礦井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增長。
“緊箍咒”念出安全生產效益經
安全生產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東灘煤礦深知“事故是最大的成本,安全是最大的效益”。
在安全管理上,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技術綜合管控平臺二期項目,持續開展規范化作業短視頻錄制、每日安全風險辨識管控、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安全生產標準化“一張圖”建設等工作,全方位提升安全管控水平。堅持“正向激勵、反向考核”并重,始終保持“嚴抓嚴管”的高壓態勢不動搖,加大安全考核力度,做到精準考核、減少連掛。
在生產組織方面,精心謀劃3安3撤5面生產。根據地質條件和煤層厚度變化,采取分段控制采高策略,有效降低43下04工作面原煤灰分。同時,加快推進速度,逐步由6刀/日增加至10刀/日。
通過“五轉五增五提升”活動和“愛企三問”大討論的深入開展,東灘煤礦上下形成了濃厚的干事創業氛圍。干部職工的思想觀念煥然一新,精打細算的意識深深扎根,降本增效成為全體職工的自覺行動。
“不光思想上擰緊,行動上更要有作為。”該礦礦長任振群表示,全體干部員工將持續從大處著眼,從小事著手,科學組織抓生產、嚴細管控增效益,實現礦井效益新突破。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