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魯西礦業郭屯煤礦堅持“一切以職工為中心”理念,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多措并舉搭建全方位、立體化溝通平臺,切實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小事”辦到職工群眾心坎上,持續提升職工幸福感、獲得感。
“碼”上就辦,讓幸福觸手可及
“之前小窗口那個炸醬面不上了,這段時間特想吃這口。”
“這個好說,你掃一掃這個二維碼,有啥意見你在上邊提一下就行,方便得很!”
在郭屯煤礦職工食堂,掘進工區職工王宇鵬剛吃完午飯,和工友閑聊。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王宇鵬拿出手機掃了二維碼,在上面提出自己的建議。不曾想,第二天中午就如愿以償。“昨天剛說完想吃炸醬面,今天就上新了,這速度可真給力!”王宇鵬笑言。
(“碼”上就辦)
據悉,為及時了解職工就餐信息,滿足職工味蕾需求,守護職工群眾幸福“食”光,郭屯煤礦職工餐廳在醒目位置張貼了民生通道二維碼,職工只需用手機掃描,就能對食堂的飯菜質量、服務態度、衛生狀況等進行反饋,并可以隨時上傳就餐訴求。
“我們每天通過二維碼收集整理工友們提出的意見建議,在現有條件基礎上能辦的立馬就辦。”該礦職工食堂負責人趙訓軍說。
“陽光慧談”,以“民聲”惠民生
郭屯煤礦以“陽光慧談”為紐帶,將職工關切的問題擺在首位,切實為職工辦實事、解難題。這一平臺不僅成為解決問題的橋梁,更成為傾聽職工心聲、化解矛盾的重要窗口。
“礦上給我們發了新款勞保棉襖和工作服,比起之前的更保暖輕便,還更好看了!”運輸工區職工剛召勇在面對面談心談話時反饋。
該礦始終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職工群眾心坎上,以實干求實績,推動問題在基層解決、力量在基層凝聚。
(“陽光慧談”解決職工訴求)
通過“陽光慧談”活動,他們將服務觸角延伸到基層,變“坐診”為“出診”,從“會場”到“現場”,傾聽民意、解決民情、收獲民心。今年以來,該礦共深入工區30余次,與職工面對面談心談話70余次,累計答復并辦理職工訴求和建議25條。
“‘陽光慧談’不僅拉近了干群之間的距離,也讓職工群眾感受到企業的溫暖與關懷。通過面對面談心談話,大家的聲音被聽見、訴求被重視、問題被解決,進一步增強了歸屬感和凝聚力。”該礦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秦曉強介紹。
“虛擬社區”,把“小事”當大事辦
“2號樓2樓洗漱間堵了,麻煩師傅快來維修一下,謝謝。”
“我的工作服2462號今天找不到了,麻煩幫忙找一下。”
……
在郭屯煤礦“虛擬社區”群里,后勤服務團隊化身“智慧管家”,第一時間響應并解決職工群眾提出的問題。
(“虛擬社區”接待記錄中)
據悉,該礦利用“虛擬社區”釘釘群,將民生服務搬到了線上。在這個群里,職工可以隨時反映生活中的問題,相關部門負責人實時在線解答,確保“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形成一條高效的問題處理鏈條。
“虛擬社區”不僅是一個問題反饋平臺,更是一個職工互幫互助的“溫馨家園”。群里經常有職工分享生活小技巧、健康知識,甚至自發組織文體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家園氛圍。
“現在,礦上很重視我們的意見,問題解決得也快,沒有后顧之憂,大家干起活來也更有勁了!”準備工區職工魏培飛說。
金杯銀杯不如職工群眾的口碑。在職工群眾的積極參與下,郭屯煤礦先后實施職工宿舍升級改造、文體活動中心優化、礦區環境美化等多項民生工程,把職工群眾“需求清單”變成“幸福圖景”。
“我們堅決將職工群眾冷暖放在心頭,念‘民之所憂’,行‘民之所盼’,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著力打造企業與職工的命運共同體。”該礦黨委書記、礦長王中山表示。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