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化礦山建設的浪潮中,棗礦集團田陳煤礦聚焦青年人才培養,創新構建“思想+、技能+、安全+”三維培育體系,通過系統性、持續性培養機制,為礦井可持續發展注入青春力量。這一工程既注重思想引領,又強化實踐淬煉,更筑牢安全根基,形成青年人才成長的完整鏈條。
思想引領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礦井將形勢任務教育與日常生產深度融合,針對青年職工關注的行業發展、技術創新等議題,定期組織專題宣講與交流研討。通過劃分“思想凝聚”“責任擔當”等不同階段的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青年職工將個人成長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在常態化開展的理想信念教育中,注重以鮮活案例詮釋奉獻精神,用企業愿景激發奮斗熱情,幫助青年職工樹立正確價值導向。
技能提升構建多元化培養平臺。礦井建立“學用結合”的立體培訓機制,既有專業書籍共享、技術沙龍等知識浸潤,又設置跨崗位輪訓、技術比武等實踐載體。特別在智能化設備應用、安全生產管理等關鍵領域,通過技術能手“傳幫帶”、創新項目攻關等途徑,推動青年職工從單一技能向復合能力轉型。在井下生產現場與地面實訓基地的聯動中,青年職工既錘煉實操能力,又拓展創新思維,逐步成長為懂技術、善管理的多面手。
安全管理筑牢成長保障防線。礦井創新建立青安崗三級管理體系,井下、地面、創客三個分崗形成監管合力,通過定期巡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作業環境、設備狀態、操作規范實施動態監督。在“反‘三違’、查隱患”專項行動中,青年安全監督員既當檢查員又當宣傳員,既排查現場隱患又開展安全宣教。針對安全意識薄弱環節,實施重點幫教與案例警示,將安全理念轉化為青年職工的自覺行動。
通過系統性培養,田陳煤礦建立起青年人才梯次成長的良性機制。從思想淬煉到技能打磨,從安全意識培育到創新能力激發,每個環節都緊扣礦井發展需求。這種既給平臺、又壓擔子的培養模式,讓青年職工在生產一線經風雨、見世面,在技術前沿壯筋骨、長才干,逐步形成人才培育與企業發展互促共進的新格局。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